近4萬根總長度達9.3萬公里,“青島造”鋼絲挺起貴州花江峽谷大橋“脊梁”
“青島造”鋼絲挺起貴州花江峽谷大橋“脊梁”
近4萬根總長度達9.3萬公里的超高強度纜索用鋼由青島特鋼提供
9月28日,“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貴州花江峽谷大橋順利完成通車運營,以橋面距水面625米的高度和1420米的主橋跨徑,刷新了世界橋梁跨徑與高度的雙重世界紀錄。青島特鋼憑借其新一代綠色工藝超高強度纜索用鋼,為這一超級工程提供了關鍵支撐,再次彰顯出中國制造的科技實力與全球競爭力。

9月28日,車輛行駛在已正式通車的貴州花江峽谷大橋上。新華社照片
大跨度懸索橋和斜拉橋是現代橋梁代表結構,由高強度鍍鋅鋼絲為主體組成的橋梁纜索系統,是懸索橋、斜拉橋主要承重傳力結構,是大橋的“脊梁”和“生命線”。面對花江峽谷復雜地質條件和極端氣候挑戰,大橋對纜索材料的強度和韌性提出極高要求。
貴州花江峽谷大橋共采用2根主纜,每根由217股索股組成,單股含91根直徑5.7毫米的高強鋼絲,近4萬根鋼絲總長度達9.3萬公里。青島特鋼與客戶協同創新,從原材料研發到纜索制造各環節緊密合作,攻克多項技術難題,保障了這條關鍵“生命線”的超高強度性能。

青島特鋼創新研發的超高強度橋梁纜索盤條,在熱軋狀態下即具備優異的高強塑性。
傳統超高強度橋梁纜索盤條生產依賴復雜的離線熱處理工藝,能耗高且污染大。青島特鋼科研團隊突破技術瓶頸,創新研發超高強度橋梁纜索盤條,通過精確調配合金成分和創新優化控軋控冷工藝,使盤條在熱軋狀態下即具備優異的高強塑性,省去后續熱處理環節,從源頭降低了能耗與碳排放。
運用該技術制成的橋梁纜索強度更高,單絲承載力強勁,能夠輕松承受巨大拉力,確保大橋在強風、重載等嚴苛環境下的安全穩定。同時,盤條優異的塑性顯著提升了纜索抗疲勞性能和使用壽命,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可保障大橋長期可靠運行。
作為全球橋梁纜索用鋼領域的領軍企業,青島特鋼2015年開始研發超高強度橋梁纜索用鋼。近年來,企業先后自主創新設計建造了QM生產線,開發了1960至2200MPa強度級別橋梁纜索盤條,成功破解超高強度與韌性平衡的難題,實現材料性能與綠色制造的“雙突破”。
目前,青島特鋼相關產品占據國內40%以上市場份額,填補了國內橋梁纜索鍍鋅鋼絲用鋼的空白,并多次刷新橋梁纜索鋼絲強度等級的世界紀錄。這些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張靖皋長江大橋、燕磯長江大橋、馬鞍山公鐵長江大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