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影城曾經的“偷挪伎倆”最近被曝光
程勃:我要站在他們的面前說出我是誰,黑手是誰。(設計臺詞)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12月11日報道 《趙氏孤兒》與《大笑江湖》的“偷票丑聞”在捅開一個行業的窗戶紙同時,也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圈內所有人都聞“偷”色變。 在北京,有人爆料說,馮小剛的《天下無賊》曾偷了《功夫》的票房,此話一出,即遭到了華誼老總王中軍的駁斥;在成都,各大院線這兩 但不可否認的是,“偷票房”的事實,是已經存在多年的“潛規則”,只是因為人人都在利益鏈條中,所以一直沒有人敢公開喊冤。票房如何被偷?其間涉及到利益鏈條的每個環節如何參與?華西都市報記者通過多方采訪調查為你揭開事實真相。 SIDE A 偷票房方式有多種 “典型搬磚式” 看A電影,給B電影的票——>票款計入B的票房 在那段名為“爆料:看大笑江湖為什么給趙氏孤兒的票呢?”的視頻中,一名購票者去石家莊太平洋影城購買《大笑江湖》的電影票,結果售票員卻給了他一張《趙氏孤兒》的票。這就是所謂的“搬磚”嗎?長期駐守成都,擔任片方代表監票L先生說,如果這段視頻確是片方串通影院挪票房而不是售票員個人行為的話,那么這就屬于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即觀眾想看A電影,影院給你B電影的票,消費者并無損失,但是這份票款卻計入了B的票房。但這樣的做法風險較大,也最容易被發現。假如一位觀眾去看了A電影,但影院卻出于某種目的要給B電影增加票房,經過一系列操作,這本應算在A電影賬面上的錢,就被轉到了B電影上。對于這種做法,電影業內有“專業”的術語——搬磚。 “瞞天過海式” 團體票、會員票——>票款計入任意某部電影票房 用業內人士的話講,石家莊影院以《趙氏孤兒》票換《大笑江湖》票的“偷票房”行為十分低端,“一眼就會被發現。”據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現在更多是在團體票上做文章。單位或者企業購買的團體票也許根本不會計在所看的片子上。影院不管觀眾最后看的是什么片子,票房收入卻都錄入到他們想增加票房的片子里。還有一種做法是影院利用自己的會員做文章。影院會針對會員進行電影票的預售,會員票上有些是有電影名稱的,也有些是沒有電影名稱只標明是哪個廳,無論會員看什么片,預售的票款都可以任意轉到某部電影的賬面上。 “偷梁換柱式” 套餐票——>部分票款直接落入影院腰包 而另一位在成都影院從事多年工作的業內人士卻向華西都市報記者披露了另一個偷換概念,他表示,目前大部分影院有著更隱蔽的做法,其中比較高明的做法是“乾坤大挪移”。拿今年《唐山大地震》來說,上映前突然提高最低限價,馮小剛坦然表示是為了“防家賊”,因為影院經常把本應與片方分賬的票房轉移了。具體做法則是:比如看《唐山大地震》一般票價60元,而影院只按照最低限價30元出票,而把觀眾付的另30元算做“套餐”——購買飲料、爆米花的消費。而賣食品的費用是不與片方分賬的,這樣影院就巧妙地將利潤轉移。因此目前片方也嚴禁影院采取套票、套餐等形式的搭售行為。 “另類黑客式” 進入電腦票房統計后臺終端修改數據 更為可怕和專業的手段,是有人可以進入電腦票房統計后臺終端修改數據,盡管電影局進行了嚴格的加密措施,但還是有人可以攔截這個數據,并進行修改。不過修改過的數據一定會延遲進入系統,電影局會把產生這類數據的院線作為重點嫌疑對象調查。“所以這個方法對技術的要求最高,能操作的人最少”。 SIDE B 為什么要“偷票房”? 偷票理由1:完不成保底任務要賠錢 片方監票代表L先生:監票隊專防“偷瞞” 偷換票房更像是圈內常見的“潛規則”,電影人,長期駐守成都擔任片方代表監票的L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很多都是出于被迫的。”L解釋說,所有片子都有保底價,如果院線沒有完成指標,就會按照比例賠償損失。 “比如說一個拷貝保底18萬票房,如果沒有完成,按比例一個拷貝的賠償在8000元到上萬不等。而這類情況一般會發生在小院線或者小片上,院線無法完成任務,更不想賠錢,可能就會鋌而走險,把一些相對放松片子的票房拿過來。” L先生介紹說,在影片上映前通常監片員會提前介入,“監片員的職責就是查看影片的宣傳方位是否到位,另一方面也希望影院能多給自己排點場次。”當然他也擔心自己做的大片被別人“偷”了。“現在最專業的監票隊是來自與中影和華夏兩家,他們的團隊人員都在500人到600人之間。如果你的電影能與這兩家公司合作發行,那么他們就會負責監票這部分,但如果是單獨發行就要花錢請了。”L說,早前的監票員一天的費用是50元,后來又漲到80元每天。 這其中是否會出現監票員“盜票”行為?L說“可能性很小。拿我們自己來說,就會經常換監票員,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不過,L也承認,有的影院會存在“偷瞞”行為。“《頭文字D》時,我在東北就發現有影院用優惠券,100人的影廳,坐了90人,但電腦只售了80張票。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那一次他們被罰款3000元。” 偷票理由2:為追求更多分賬而做手腳 成都某院線M女士:大院線公司基本不參與 現在,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院線和影院,他們為了完成考核任務,為了追求更多分賬,參與其中。 例如,業內知情人士指出,影院與片方達成了某種默契,為了獲得更多的分賬,影院會把獲得自己分賬少的電影票房轉移到自己分賬多的電影票房上,以此獲得更多的收益。但這種操作僅限于發行規模較大的電影,“小片根本就不排場次,想搬都沒法搬。它們只有任人魚肉的份。” 昨日,成都某院線M女士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M說大型的院線公司基本不會參與這種偷票房當中。“因為大公司更注重的是公司的名譽。而且就目前的電影市場,進口大片與國產大片的分成基本一致,而一般的國產片比例相對少一點。為那么一點點分賬,需要偷多少張的票才能獲得更大利潤啊。再說,現在的影院始終是靠市場說話。爛片始終無市場,你再做手腳也無法提升它的票房。” M解釋,現在單個的影院根本不參與影片分賬的。“拿我們院線說,我們與影院的分賬比例每一年都是固定的,年前就會簽好合同。而片方談的分賬是針對院線。所以,如果說影院為分成偷票房基本不實際。”M說,《大笑江湖》和《趙氏孤兒》,半斤八兩,兩部電影給影院的分賬也基本一樣,所以這兩部電影沒必要在這方面競爭。所以(發布視頻)這事情,我個人看來這更像是一次炒作,反正都有人氣了。 SIDE C 預防“偷挪票房”期待“第三方”監督 內地監票成本上百萬 香港不可能發生 講述人:C先生,香港寰亞發行公司內地總發行 對于影院偷瞞票房一事,C先生怨聲載道,“在內地,這種偷瞞現象太嚴重了,作為發行方我們都有苦難言啊。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監督。”C先生透露說,一部投資上億的大片,若想達到預期票房,首要擔心的竟是院線、影院會不會“偷瞞票房”。“為此我們會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投放到全國各個票房重鎮去監督。基本上成本價格上百萬,一般200萬到300萬是常事。但這類靠人力去監督票房的做法多少會有弊端產生,很難保證公正性。”C先生稱,但這類事件在香港絕不可能發生。“人人都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對偷瞞票房,我們也有很嚴格的懲罰。而且,關于監督是專門的一個協會在進行。只要你是協會的會員,你就能獲得一個密碼。 而通過這個密碼,你可以隨時隨地進入系統監控香港每一家影院的放映情況,包括票房銷售情況。所以我們很希望內地,能盡快地建立一個監督系統,讓整個市場能夠健康地發展起來。” 電影局正醞釀“第三方”監督 據了解,電影局正醞釀成立一個票房監理公司,用第三方的身份,負責監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場中的行為。 該公司由國家提供資金,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牽頭負責組織。與此同時,更為專業化的監票設備輔助監票也在進行,包括售票系統技術的更新等等。而對此,不論是片方,還是院線、影院方都表示歡迎。“片方不用擔心自己的票房被別人偷了,影院和院線也洗脫了偷的嫌疑。對于兩者來說都是好事。”M女士如實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