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際
> 正文廣州市建委認領水泥錐 的確為防流浪漢
為了防止流浪漢睡高架橋下影響市容,廣州專門澆筑水泥錐阻止?最近,網友的這則爆料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昨日,廣州市建委回應稱,這些水泥錐建于十多年前,當時的目的確實是為了防止流浪漢在橋底露宿。
網友:水泥錐有違城市精神
記者搜索發現,關于廣州一些大橋下建水泥錐的微博早在去年就人發出了,但未能引起廣泛關注。最近,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廣州白云、天河等多處天橋和高架橋下澆筑了大量水泥錐。這一微博經網上熱傳和媒體報道后,引發了廣泛關注。有人猜測建這些水泥錐是為了防止行人亂過馬路,但更多的網友認為建水泥錐為了防止流浪漢在此睡覺影響市容。
昨日,這一消息在網上持續升溫,不少網友都發布了關于該事件的微博。其中實名認證身份為天涯社區公益總監的網友梁樹新發布的微博轉發和評論數量最高,達到了十余萬。
網友普遍表示,用水泥錐阻止流浪漢棲身,這與廣州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不符。梁樹新認為這些水泥錐令廣州蒙羞,他希望能鏟平這些刺傷人心的水泥錐。梁樹新還邀請評論名人五岳散人和李承鵬一起到尖錐上體驗并睡一晚上。
不過也有少量網友認為,流浪漢在橋下安家之后亂堆亂放,亂扔垃圾,確實影響了橋下的環境,贊成在橋底澆筑水泥錐。
回應:是否鏟除待明確責任單位后決定
對此,廣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這些水泥錐建于10多年前,建設的初衷確實是為了防止流浪漢留宿橋底影響市容。
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水泥錐由當時的市政園林局所建,大部制改革后,市政園林局市政方面的職能劃歸到了廣州市建委。對于廣州市到底有多少天橋和高架橋有這種水泥錐,當時是否有立項等問題,因為年代久遠,加上人事變動,暫時找不到相關資料。
該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市政設施建設和管養職能是分開的,一些由建委負責建設的天橋建成后都會移交到屬地管養,但現在仍然有一些天橋管養沒有移交,所以具體情況仍需具體分析。
另外,對于天橋下空間到底歸哪個部門管養,因為之前基本沒有涉及這一問題的事件,所以暫時也還不明確,需要與相關單位討論之后才能明確具體的分工。至于這些水泥錐是否會鏟除,也需要明確責任單位后再作決定。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最近很多年廣州已經沒有在橋下建水泥錐了,未來也不會再建這樣的水泥錐。“現在橋下一般都是種植綠化植物,既美化了環境,也能防止流浪漢露宿影響市容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