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峰叢與壩子交錯,山地和丘陵7871平方公里,為區域總面積的84.9%,是“地無三里平”的典型代表。
????這里奇色異景,天藍風清,風景區占幅員面積的12%以上,在貴州高原苗嶺山脊線上熠熠放彩,是“定會勝江南”的預言之地。
????一年前,安順市成功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為全國62個地區、25個地級市試點之一,也是貴州省第一批地級市試點。到2020年,這里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7%的目標。
????“沒有條件攤大餅,只有讓你蒸小籠”。試點安順,借勢造勢,將城鎮化的足音點擊在山水間,探索向前。
????因地怎么制宜?
????探索打造“一分三向”安順模式,以“城鎮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是否延伸到位”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逐步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向市區、向縣城和重點鎮、向美麗鄉村集聚。
????“以前這里又臟又窮,親戚都不愿意來串門,做夢都想不到會變得像風景區一樣,每天這么多游客”。舊州鎮浪塘村的趙英妹、杜云偉夫婦,拖著2個孩子在浙江打工十多年,2015年春節回家后開辦了“農家仙”飯店,當起了老板,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家鄉這么好,再也不出去了。”
????“只要把家鄉打造精彩了,外面的世界就顯得無奈了”。舊州鎮黨委書記劉可立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舊州采取“1+N”模式,旅游古鎮帶動周邊美麗鄉村,浪塘、文星、把士等村寨已見初效,鎮村返鄉人員創歷年來最高。
????城鎮化要見樓市櫛比,更要有萬家燈火的點綴。安順山多綿延,城市容納有限,城鎮化更需融于山形水勢之間。
????“山為背景,點上著色,各美共美,點點相映。”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市新型城鎮化辦公室主任陳好理給我們詮釋“蒸小籠包不攤大餅”的涵義:“向市區集聚一些,向縣城和重點鎮集聚一些,向美麗鄉村集聚一些,就地轉移,就地致富,共同發展”。
????市區:棚戶區改造+綜合體建設,新天地、萬綠城、家喻大都會、虹山湖整治、22座城市山體公園、166座山體綠化……鋼筋水泥為形,住購行娛為質,路網織密,綠地鋪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縣城及鎮:舊州的文旅結合、夏云的城園合一、白巖的產旅融合、龍宮鎮的農旅結合……15個示范小城鎮日新月異,宜居宜游宜業宜養生,都是看得見的福利。
????美麗鄉村:西秀浪塘、普定思源、云峰屯堡、鮑屯舊跡、平壩小河灣……50多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省市級示范點,如一個個顏值高、氣質好的“深閨美女”掀開帷簾,備受點贊。
????何以安居與樂業?
????堅持“全域安順、產城互動、景城一體、城鄉統籌”的發展方向,實現城鄉一體化、產城互動化、農民市民化、鄉村美麗化。
????2015年6月1日起,安順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戶籍登記中“戶別”欄不再有農業或非農業,改為家庭戶或集體戶。10月,《居住證管理辦法》、《農村人口與城鎮人口劃分辦法》等十項政策措施下發實施,涉及住房保障、教育發展、民政保障、衛生計生等各個方面。
????當農業戶口成為記憶,如何讓群眾安居樂業就成了發展的一大課題。
????走進鎮寧大寨,百花齊放,百草爭香,這個融合中藥材種植和旅游產業的“百靈模式”基地,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已不到10%,除了近200人在基地就業外,還有十余戶家庭旅館,5個種植合作社,傳統務農已漸行漸遠。
????“幾分鐘就走到家,干這個比做農活‘洋氣’。”在基地會議室,幾個90后的服務生開心地說。
????“工資不一定比外邊拿得高,但是離家近,花銷少,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在基地做廚師的村民吳德富很會算賬。
????挨著家就業,挨著業安家,安居與樂業如同孿生姐妹難分割。
????在鎮寧石材園的晨春石材廠,7棟小高樓比廠房還顯眼,“這是2014年建成使用的職工公寓,300套宿舍全是拎包入住。”廠辦主任李獻卿告訴我們,職工包吃包住,連公寓的水電費都是廠里承擔。來自山東的技術員張洪乾接話道:“我跑了十來個城市,這里是環境最好的,我準備常住這里呢”。
????“我們正在探索以村(居)委會轄區為單元,凡實現勞動力非農就業在60%以上,其中在旅游行業就業的人達70%以上,城鎮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覆蓋60%以上人群的村,均納入城鎮人口統計。”市新型城鎮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貴喜告訴我們。
????通過發展帶動改變就業模式,通過城鄉建設,鄉改鎮、鎮改辦、村改居,不需離鄉背井,山里人已成城里人。
????錢從哪兒來?
????實施項目計劃向上“摘一點”,推廣ppp模式向社會“融一點”,各級政府、企業、個人“承擔一點”,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15年12月17日,獲得安順市中心城區污水綜合治理特許經營權的黔鑫實業有限公司完成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這個由首創股份入股51%、安順市供水總公司入股49%的股份制實體,第一批投入為3個億。由首創股份委派的總經理張偉告訴記者:“推行PPP模式,就是讓政府做‘裁判員’,社會資本做‘運動員’,實現‘專業人干專業事’,安順山青水秀空氣好,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做好這里的水環境”。
????決勝千里,糧草先備。在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方面,安順市多渠開源,項目爭先。
????數據說話:全市2015年整合各類資金共10余億元用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86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轉貸資金45億元;率先在全省成立PPP中心,收集PPP模式項目141個,總投資約452.67億元。
????節奏加快:制定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測算和監測工作方案》,保障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投入;與深圳金磚城市國開先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PPP項目財政支持基金;與國開行、農發行和貴州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編制《安順新型城鎮化融資規劃》。
????亮點鮮明: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獲批總規模5.03億元的兩支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中國農業銀行將普定作為全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正在開展4筆共1600萬元的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前期工作;西秀區獲得全國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和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事情怎么辦?
????探索建立“頂層設計、問題導向、項目引領、融資保障、末端落實”的工作思路,把既定的各項改革任務細化到縣區到部門到人頭,綜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不是我一個人單槍匹馬在做事,找鎮領導幫忙是分分鐘”。在外地打拼了十多年的詹里屯村民曾海燕,2014年毅然關掉自己經營的診所回舊州創業,找鋪面、談價格、寫協議都是鎮領導幫著張羅。
????分分鐘,是態度和效率,更是作風和形象。
????市城鎮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里,一面墻就是一個作戰圖,指揮員戰斗員以及時間表路線圖布局到位,措施細化分解,橫到邊、縱到底。
????整合鎮(鄉)國土、規劃建設和政法、綜治、信訪、司法等,組建“鄉規委”、“法工委”,提升基層執行力;“多規融合”專章編制逐級獲審,一項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改革正在實施;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讓基層有更多活力;全市千余名縣處級干部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承諾踐諾,人人有責……改革,是動真格。
????“試點能不能見成效,強化末端落實是關鍵。”市委一再要求,今天干得再晚,也早于明天再干。
????城市寫意山水中,群眾滿意細微處。2015年,安順市建成區面積從2010年的50平方公里拓展到9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44%,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稅收收入增速3項指標處于全省前兩位,城鎮新增就業50097人,增長7.1%。
????“高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旗幟,提速發展走新路,建設秀美新安順……”中共安順市委三屆八次全會再鳴軍鑼,試點探索繼續前行。